ARP(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,地址解析协议)是用于将网络层地址(如IP地址)解析为数据链路层地址(如MAC地址)的协议。ARP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:
1. 发送ARP请求
当一个设备(主机A)需要与另一个设备(主机B)通信时,首先需要知道主机B的MAC地址。如果主机A不知道主机B的MAC地址,它会发送一个ARP请求广播。
2. 接收ARP请求
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都会接收到ARP请求广播,但只有目标IP地址与ARP请求中的目标IP地址匹配的设备(主机B)会处理该请求。
3. 发送ARP响应
主机B接收到ARP请求后,会检查请求中的目标IP地址是否与自己的IP地址匹配。如果匹配,主机B会发送一个ARP响应。
-
ARP响应格式:
- 源IP地址:主机B的IP地址
- 源MAC地址:主机B的MAC地址
- 目标IP地址:主机A的IP地址
- 目标MAC地址:主机A的MAC地址
-
ARP响应单播:
- 主机B将ARP响应封装在以太网帧中,目标MAC地址设置为主机A的MAC地址,源MAC地址设置为主机B的MAC地址。
- 该帧会被直接发送给主机A,而不是广播。
4. 接收ARP响应
主机A接收到ARP响应后,会提取出主机B的MAC地址,并将其存储在ARP缓存表中,以便将来使用。
5. 数据传输
一旦主机A获得了主机B的MAC地址,它就可以将数据封装在以太网帧中,目标MAC地址设置为主机B的MAC地址,源MAC地址设置为主机A的MAC地址,然后发送给主机B。
6. ARP缓存
为了提高效率,设备通常会缓存ARP解析的结果。ARP缓存表中存储了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关系,这样在下次需要与同一设备通信时,可以直接使用缓存中的MAC地址,而不需要再次发送ARP请求。
案例:
假设主机A(IP地址:192.168.1.2,MAC地址:00:1A:2B:3C:4D:5E)需要与主机B(IP地址:192.168.1.3,MAC地址:00:2B:3C:4D:5E:6F)通信。
-
主机A发送ARP请求:
- 源IP地址:192.168.1.2
- 源MAC地址:00:1A:2B:3C:4D:5E
- 目标IP地址:192.168.1.3
- 目标MAC地址:FF:FF:FF:FF:FF:FF
-
主机B接收ARP请求并发送ARP响应:
- 源IP地址:192.168.1.3
- 源MAC地址:00:2B:3C:4D:5E:6F
- 目标IP地址:192.168.1.2
- 目标MAC地址:00:1A:2B:3C:4D:5E
-
主机A接收ARP响应并更新ARP缓存:
- 主机A的ARP缓存表中添加一条记录:
- IP地址:192.168.1.3
- MAC地址:00:2B:3C:4D:5E:6F
- 主机A的ARP缓存表中添加一条记录:
-
主机A与主机B通信:
- 主机A将数据封装在以太网帧中,目标MAC地址设置为00:2B:3C:4D:5E:6F,源MAC地址设置为00:1A:2B:3C:4D:5E,然后发送给主机B。